定西剪纸是流传于甘肃中部定西地区的传统民间美术之一,也是群众性的民间艺术形式,保留着历史形成的多民族特殊文化符号,其造型粗犷、大胆、浪漫、细腻,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定西剪纸传承久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文化底蕴深厚。2014年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一、活动意义为丰富青少年的暑期文化生活,提高青少年的艺术修养,拉近青少年与剪纸艺术的距离,通过学习掌握剪纸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法,...
依据《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华人民
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完善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阶梯式传承人才培养机制,做好传承人代际传承工作,根据《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经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推荐和省级专家组评审、公示,报经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第16次党组会议审核后公布本次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结果。本次公布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41人,其中包括民间文学类10人,传统音乐类16人,传...
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定西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举办“聚焦陇之味·非遗过大年”摄影 作品大赛的通知各县区文体旅游局、文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建设陇原大食堂、构建区域消费中心的部署,用镜头展示定西美味,讲好定西美食文化故事、传播定西味道,展示非遗保护成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陇中味道”品牌,推动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经研究决...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关规定,经县直有关单位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评审、公示,2022年11月7日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将通渭胡麻油等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为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朱耀辉等18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列为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指示精神,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人的人才梯队建设,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代代相传,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倡议发起“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推动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发起首期“全国青...
为全面展示定西市近年来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面貌,进一步提升“渭水源头·李氏故里·当归定西”文化旅游品牌整体形象,提高全市文化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有力地推进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各项事业发展,全面展示定西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和魅力,为乡村振兴激发内生动力,特举办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摄影(短视频)大赛。一、大赛主题全方位反映定西市城市建设、自然风光、主导产业、人文生活、名胜古迹、非遗项目、民俗...
甘文旅厅规〔2022〕5号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省直相关单位:《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2022年10月19日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传承弘扬甘肃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保护、传承、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规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城镇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的通知》(定政办发〔2019〕91号)文件要求,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对2022年公开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按照现场报名、资格初审、组织面试、资格复审等程序进行公开招聘,并按成绩由高到低确定拟聘用人员,现将拟聘用人员名单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受理部门: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人事财务科举报电话:0932-5983618通讯地址:定西市安定...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定西市城镇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的通知》(定政办发〔2019〕91号)规定及市人社局有关批复精神,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9名。 一、岗位设置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机关安保及后勤保障岗位1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共服务保障岗位3名,市图书馆公共设施维护岗位5名。二、招聘对象及条件(一)报名人员应符合下列条件:定西市辖区内就业困难人员,有就业愿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