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净街”闹新春发表时间:2018-03-01 11:42 2018年2月28日(农历正月十三),定西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净街”民俗活动在安定区内官营镇如期隆重上演,省市县三级非遗中心相关人员亲临活动现场,感受浓烈的节日氛围。 每年正月十三,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都会举办一种名为“净街”的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朱元章吸取历代帝覆灭的教训,让皇室成员分驻各地,一旦在京城有事时能够迅速拱卫,朱元章的第十四子(齿序第十三)朱楧从甘州(今张掖)迁入兰州后,肃王便在安定西四十余里的甸子川建营,置内官, 于是才有了“内官营”(意为驻皇家内卫部队)。相传净街是肃王在内官设营之初,来内官营巡视时,传应京城帝王出巡制度,藩王春节出巡,王府仪丈卫队应当净街,以整顿治安。 以后,在净街活动中要由民众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士扮演主公。自清代以来,净街活动中的这位主要人物改为施世纶,世称“施公”。施世纶曾任清顺天府尹、漕运总督,有清官之誉。《施公案》中施公就是以此人为原形演绎而来,相传为官清廉,历来被世人所传颂,因此这一人物形象风貌依然保留至今。 活动前由一位满面涂黑、翻穿皮袄、腰系信铃、身背鸡毛信,据载此人是施公的通信人,被当地人称“毛神子”的信使,提前开道探路、通风报信,为欲出行巡查的施公一行人扫除屏障、保证安全、畅通行进。 活动开始,由数辆彩车,四十面彩旗方阵,四十名鼓号手方阵引路,彩旗招展、锣鼓喧天。 随后而来的衙役肩扛铜锣,鸣锣开道,四名衙役抬着“天下第一清官”牌匾,后跟八个罗伞旗帜,声势浩荡。 弓箭护卫、带刀护卫、铠甲护卫坐在高头大马之上,身姿挺拔,威风凛凛,手持刑棍的列队庄严威武,戒备森严。数名衙役高举“肃静”、“回避”、“秉公”“执法”等虎头牌。 紧随其后的是一位装扮恢谐、举止夸张的人物,为稳坐轿内的施公撑华丽大伞,此伞称“万民伞”,也称“华盖”,这是施公为官清廉,博得百姓爱戴拥护,朝延授予其荣誉的象征。 施公每到一处人员聚集区都要下轿讲话,告诫民众要遵纪守法,预祝来年风调雨顺。 二十四节气彩旗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净街的整个活动过程威严而庄重,每到正月十三这天,家家户户簇拥街头,马路两旁人头赞动,中间让道给净街的整个列队,气势颇具恢弘。净街以它粗犷豪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流传古今,以它独特的表现形式,将古人的文化思想传承至今,成为内官营当地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 净街从成俗至今,已传承了近670余年,如今的净街,已不单单是一种民俗活动,而是以净街活动,承载着教化民风,肃整治安的作用,在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一项集娱乐、教育、庆典为一体的一种民俗活动。 (编辑:杨晓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