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定西非遗积极参加全省非遗展示展销系列活动发表时间:2023-06-27 17:33 6月26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酒泉市委、酒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甘肃省非遗展示展销暨全省非遗文创大赛系列活动在敦煌市“乐动敦煌”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幕。 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全市非遗业务骨干12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人,省级非遗工坊 3个,遴选定西剪纸、岷县点心、盐画、木雕、钩编以及麦麸醋制作技艺等29个非遗项目相关的非遗作品及非遗文创产品共计326件,参加此次活动。 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展活动现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以其精湛的手法,独特的立意、新颖的设计创作的非遗文创产品受到参会嘉宾的广泛关注。国家级非遗项目定西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付忠民老师在剪“窗花”的过程中,充分展示出了定西剪纸这一广泛流传于陇中传统技艺的“定西味道”和“定西魅力”。 在全省非遗文创大赛中我市共选送44件作品入围,其中漳县《贵清印象系列文创》荣获优秀文创奖,此次大赛赛出了定西市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文创企业较高的创作水平和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定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境内非物质文化异彩纷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非遗保护部门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境内非遗资源的挖掘整理、申报和再创造。目前,岷县花儿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加工技艺等10项非遗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全市共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名录49项,代表性传承人63名;市级名录307 项,代表性传承人 352名;县级名录 521 项,代表性传承人共计638名。 定西市非遗保护工作注重新与旧的有效衔接和完美呈现,将现代理念与传统技艺紧密结合,精心遴选极具当地文化特色和产业发展基础的优秀项目,研发出定西剪纸、靛坪大曲等非遗文创产品60 多个系列300多种文创产品,使定西非遗多元化、现代化,提高了其生命力和活力,让非遗走进普通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源于人民,用于人民。使非遗文创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能够渊远流长的“源头活水”,让非遗在助力乡村振兴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重要作用。(撰稿:李莎 张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