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遗项目——临洮傩舞
傩,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多为迎神以驱逐疫鬼。傩舞,是在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蹈。它源远流长,早在《论语·乡党》中就有“乡人傩”的记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临洮傩舞主要分布在临洮南部的南屏镇以及与之相连的渭源、康乐、临潭、岷县、和政一带,舞者头戴假面,手执干戚等兵器,表现驱疫捉鬼等内容。临洮傩舞是生活习俗及民族信仰的反映,也表现了高原地域的文化风貌,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民俗研究价值。2008年6月,临洮傩舞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